未来在哪里?
/
去年1月13日,成为了比特币生态系统一个重要节点,当时已挖出的比特币总数达到了1680万,占到比特币总量的80%,预计到2040年,超过99%的比特币将会被挖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当所有比特币都挖出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首先,影响最为直接的便是我们这些矿工,因为矿工是维护比特币生态最重要的一环,我们知道,比特币矿工挖矿的过程正是他们记录比特币网络中转账交易的过程,每当有比特币交易发生时,它们首先被发送到整个比特币网络,然后通过矿工被添加到区块链网络中,这时系统会自动奖励该矿工相应的比特币,中本聪在创造创世区块时就获得了最初的50个比特币的奖励,随后在2012年11月,比特币挖矿奖励降低为25个,2016年7月,再次减少为12.5个比特币,预计下次奖励减半将出现在2020年5月 ,这个数字将变成6.25个比特币。
从比特币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影响矿工是否继续挖矿的因素,并非是否有矿可挖,而是挖矿的收益如何,根据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原理,当比特币总量不再增加,并且挖矿奖励持续下降时,比特币的价格和交易手续费必然将大幅增长,那么挖矿收益依旧可观,矿工们的投入热情就会相应高涨。
首先,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叫做『挖矿成本』,其次,单独计算成本是没有意义的。
挖矿成本是关键
/
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都是根据全网算力的多少自动调节的,无非是调节的算法和快慢有区别。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就上去了,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下来了。如果全世界就一个人在挖矿,那么他开着一个笔记本的CPU在挖,比特币也会滚滚而来的。所以挖矿本身的成本就是可变的。
但是当比特币的价格不足支持现有难度下的挖矿成本怎么办呢?如果所有的矿工什么都一样,然后他们彼此用的设备,效率什么都一样,那么这就变成了一个协调博弈(Coordination Game):
矿工1和2如果都挖,都损失,如果都不挖,都没钱。但是如果一个挖,一个不挖,挖的那个就大赚,不挖的还是什么都没有。
上面这个支付矩阵的纳什均衡有两个,就是(挖,不挖)和(不挖,挖)。在现实中,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双方就会都有很强的动机去商量,通过并购,谈判等方式共同削减成本。
注意,协调博弈不是囚徒困境。
但是在现实中,矿场的规模、选址、人手乃至于技术都有区别,并且矿场和矿场之间还有一些信息不对称,那么这就是典型的消耗战(War of Attrition)了。
在消耗战中,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强大,逼迫对方退出这场博弈。而唯一能够发出可信信号的,就是『熬下去』,熬的时间越长,说明自己越强大,这就是消耗战这个名词的由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拍卖,拍卖的成本就是自己的时间,只有拖的时间最长的人,才能够获得奖励——独占剩下的比特币红利。
各项因素的博弈
/
以上是成本侧分析,也就是假设比特币价格恒定并且完全可以预期的情况下。但是在2011年初,用笔记本电脑挖一天都可以挖出来一个比特币,这么低的成本也没有看到很多人在挖;而现在只有ASIC矿机集群才能够有足够的竞争力去挖,相比之下成本高了不少,挖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这就无法单纯用成本侧来考虑。
因为事实上矿工并不是单纯的在乎比特币现在的价格。记得有一些矿池就采用贪心算法,一直把算力用来挖『最有利可图的币』,也就是兑换成美元价值最高的币,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贪心算法并没有比一直挖一种币的好到哪里去。为什么呢?因为挖矿本来就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游戏,币是可以储存的,也就是说,每个矿工都有自己的前景(forward looking)。也就是他们对比特币的未来价格的判断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即便今天比特币跌倒1美元,只要矿工们相信未来比特币依然能够涨回去,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乎眼下的亏损,而是会继续的挖下去,囤着币之后去卖。所以考虑到对比特币信念的异质性,这又回到了一个消耗战模式,矿工需要用自己亏本支撑的时间来体现自己的信念。
远征未来的英雄
/
综合上面所说的,即便是当前比特币价格跌破了挖矿的成本,根据矿场主的技术实力、规模和平均电力成本这些硬约束和矿场主对比特币未来的价格预期这个软约束会共同的决定他是否继续挖下去,以及如果不能全部留存的的话,究竟淘汰谁,留下谁。
而对于持币人来说,由于比特币总量一定,加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币的丢失,总体来看是个通缩的模型,其实是不适合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的,因此比特币未来更多是一种极佳的抗通胀的资产配置方案,自然会迎来更多坚定的持币者。
(